2006-04
06
徐炳松、孟庆平,于飞这些昔日曾是中国政坛的高官,而今都已成为阶下囚,纵观这些人,从领导干部到囚犯的过程,一个失序的主源就是荣辱观的颠倒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我国实行了对外改革开放,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,使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经济成分多元化,利益分配多样化,就业方式自由化,社会生活现代化……这些情况使得一些党员干部的荣辱观和价值取向,发生了很大的扭曲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坚持什么,反对什么,倡导什么,抵制什么,不知道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,或者忘记了作为一名党的干部的政治责任。在社会“淘金”的狂飙声中,身陷囫囵,坠入罪恶的深渊。
钱,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,是经济效益的尺度,是社会财富的结晶,是人民富裕的标志;钱,又是罪恶,诈骗的代名词,又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,又是无所不能的“神”。钱,人们既需要它,又声讨它;既追求它,又亵渎它;臭也有它,香也有它,美也有它,丑也有它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对待钱?
钱,是一种货币,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,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全党的中心任务,钱的存在、交易是不可避免的。问题是,当人们把自主的主观色彩和种种非理性的欲望强加到它身上,才变得复杂起来。
这些年来,社会上流行的“一切向钱看”的思想,也侵蚀到党内,造成了极大的危害:一是把对钱的追求作为党员的社会活动的最高目标,把理想信念,道德和原则统统扔到一边;二是为了追求钱,竞不择手段,不顾党纪国法,跑官、要官、买官卖官,贪污受贿;三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钱的交易。钱多多干,钱少少干,没钱不干。把“为人民服务”变成了“为人民币服务”。“一切向钱看”信奉的是金钱至上,实质上是极端的个人主义,它与我们共产党员所要坚持的理想信念是背道而驰的。当然我们也不排斥,在国家法律、法令规定范围内,追求经济效益,争取多劳多得,这也符合党的现行政策,这和“一切向钱看”是两码事,而且是应当肯定和提倡的。
在当今社会中,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,在追求钱的过程中有时很容易迷失生活的方向,更容易混淆追求的最终目标。一些人常误以为:更多的钱就会带来更多的快乐与更多的尊敬,然而事实并非都是如此,如果你的钱来源不当,那么钱所带来给你的将是无限的烦恼,甚至无限的悔恨,徐炳松、孟庆平、于飞等人的案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现实生活正反两方面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,如何看待钱,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,而是与一个党员的荣辱观、价值观密切相关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、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唯有不断努力学习,不断改造世界观,树立正确的荣辱观,才能正确看待钱,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。
舒福民